《建筑构造设计教程(上、下册)》正式出版发行

《建筑构造设计教程(上、下册)》是一部全新编著、出版的建筑构造教材,也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四五”规划教材、“A+U高等学校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专业教材”。由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三校七位常年从事相关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通力合作,东南大学担任主编单位,李海清教授领衔编著,历时近四年终成正果。教材已于2024年底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陆续上架国内各大图书销售平台(订购链接见文末)。



建筑成于建造,建造始于构想”。建筑构造事功与研究关涉建筑活动本体,建筑构造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新世纪以来,东南大学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的建筑构造教学长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好评,相关教材编著与出版也备受瞩目。本教材是继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张镛森先生领衔编写“高等学校试用教科书”《建筑构造》(1961年)、张镛森先生与姚自君先生共同领衔编写“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建筑构造》(1979年)、东南大学杨维菊教授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筑构造设计》(2005年)之后,由东南大学担任主编单位的第四代建筑构造教材。

作为国内目前最新编著出版的建筑构造教材,其特点主要有3


1. 理论框架:兼收并蓄,开放包容

基于国内外建筑构造教材发展历程回溯,编著者认识到偏废一端的理论框架不可取,故既坚守建筑活动的本体性观察,也关注设计主体及其设计思维的能动性,既注意到苏联早期建筑构造教材的体系与架构,也兼容德语区建筑构造教材特别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安德烈·德普拉泽斯教授(Andrea Deplazes)主编《建构建筑手册》(Constructing Architecture: Materials, Processes, Structures. A HandbookBirkhaüser 2005)教材的直观性与启发性,以及麻省理工学院(MIT)爱德华·艾伦教授(Edward Allen)主编《建筑构造基础》(Fundamental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Wiley 2019)教材的平易简明与亲和力。
2. 体例设计:重视案例,突出思维

在编写思想上聚焦“设计思维”,相应地,在编写体例上专列“案例解析”,故此专门编写详细的案例索引置于目录之后,便于使用者迅速查找、做设计参考时获具体启发。选例则大量采用现当代建筑设计著名案例,辅以三维构造设计分析图或实景照片,界面友好。全书总计63万字,案例解析64组,对于设计主体的意图和相应做法给予了足够关注。
3. 内容组织:因应教学,面向教法

教材分上、下两册共730节,对应于理论、原理与类型、拓展、装修、高层、大跨、前沿等七大专题(章),主要依据目前国内建筑学专业本科课程计划常规标准设置,不仅考虑普适性,而且增设了全新的“前沿”部分。此外,还将参考文献、图片来源分节列出,便于自学。每节末思考题呼应关键知识点,方便组织考试。







教材编著自2021年春申报、当年秋获批立项并于年底开工,至2023年暑期向出版社交稿。这期间编写团队克服疫情防控、多地多校多人协同配合等复杂局面和重重困难,精益求精,六度举行线上编写推进会,并于2023531日在东南大学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成功召开线下编撰研讨会,最终顺利完成全书统稿和校对工作。



编著团队成员包括李海清、董凌、张弦、白晓霞以及淳庆、周欣、华好。南京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傅筱教授担任主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育分社陈桦社长、柏铭泽责任编辑、张惠雯责任校对为教材出版付出巨大心力。东南大学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有关领导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期待全新的《建筑构造设计教程(上、下册)》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得到关注和改进建议,为新时期中国建筑教育的基础教学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