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游学奖分享会 | 东大设计院游学奖得主经验分享



上周末,东大设计院游学奖经验分享会在前工院200成功举办。去年获奖的五组实践团队走过了大江南北,为同学们带来了他们宝贵的申请与游学经验。



见微知著:家门口的微幸福——存量更新背景下的国内社区微更新实践研究


分享人


鄢雨晨 杨沛然


选题与计划


土地资源紧缺矛盾日益显著,存量更新愈发成为老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随着社会发展和公民意识的觉醒,公众自发参与规划决策的意识和诉求空前强烈。


因此游学计划围绕“社区微更新”的主题,观察分析现存的微更新实践的优势与劣势,最终选定上海、北京、深圳三座城市的十余项社区微更新点位进行走访分析。


前期研究


基于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课程,南京老城区的7处微更新项目进行评估,总结探讨南京市微更新的机制与模式,为调研和研究方法奠定基础。同时对国内外社区微更新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研究和总结,进行文献综述方面的工作。为调研提供理论支撑。


成果分享


微更新聚焦微小设施,能够以“微改变”带动“微幸福”。同时以低门槛、广参与的特点,初步实现多元治理。但同时存在多元主体治理能力不足、社区规划机制不完整以及忽视功能,“过度网红化”等问题。



TIPS


1.选题方面可结合时事热点、自身优势与兴趣等综合考虑


2.应当以写论文的态度来写策划,简洁明确、要点突出、逻辑清晰、真实具体


3.策划书宜包含主题阐述、研究基础、游学目标、对象和地点选择、行程安排、预算清单、预期成果、成员介绍等内容




天府之国”的生态绘卷——对成都公园城市生态发展模式的批判性研究


分享人


张磊 朱翼 沈明宇 唐宇轩


选题与计划


成都市作为“天府之国”坐拥千年传承的山水田林,极尽天时地利之和,率先提出以“公园城市”的概念进行城市建设。考虑到成都作为此种方式的探索者与先发地,其现阶段的成果与思考对于其他具有相似先天要素的城市发展来说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因而考虑围绕成都的公园城市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探索。


前期研究


实践团队参与了成都某特色镇建设的竞赛方案征集,竞赛的方案地点属于“公园城市”的建设范围内,同时通过文献研究和对当地乡村规划师的线上采访,大体了解了当前公园城市及其配套绿道和产业的建设情况。


成果分享


实践团队围绕成都的天府绿道系统、部分重要公园组团片区以及桂湖公园等典型单个公园项目做了重点走访和分析。


团队认为在公园建设之外,营造符合公园城市理念的开放舒适的居民生活街区将更加契合人本主义指导下的人居品质提升。塑造综合的城市绿道系统,将城区绿道与社区绿道相结合有助于建设城绿交融的城市形象。另外有必要将公园与产业结合,以优美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建设兴旺产业,试点推广“聚人—营城—兴业”的发展逻辑。




一半现实,一半梦幻——以深圳城中村为例探讨村城共生的发展模式


分享人


孙艺菲 张玥莹


选题与计划


团队重点关注深圳城中村的发展问题。城中村面临着权力、资本和正统思维的合力绞杀。资本的占据、城市管理者的控制和居住者的抵抗种种力量交织对抗,使得旧村新城的关系日趋紧张。深圳的城中村改造案例仍然以拆除重建为主,但团队通过对国内各项目的对比发现,完全拆除的改造措施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反而是保留了城中村风貌的举措具有良好的成效。因此,团队希望通过游学尝试探索旧村一种相伴相生的新模式,由共荣迈向共生。

成果分享


实践团队通过多种形式对游学过程进行了记录,全方位地呈现了实践的成果与收获。


TIPS


建议游学行程表尽量详细,包括费用、选址说明等内容



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再生


分享人


刘昌睿 闻健


选题与计划


团队首先确定城镇化的主题作为游学选题的大方向,进而确定关注少数民族村寨城镇化进程的细化方向,在进一步的搜集特色村寨的资料后确定以苗寨侗寨作为具体的调研地点,最后决定以“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再生”为课题,关注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村寨民居营造模式。


成果分享


乡村振兴背景下黔东南地区苗寨侗寨的发展现状相对良好,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团队围绕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村寨营造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可能性。围绕建筑营造本身,应当关注居民的居住需求。在遗产保护方面,有必要提高在申遗过程中对传统民居营造的关注度和实践的广度。同时应当积极地引导居民们正确参与到民居营造模式演变进程和旅游市场发展中。

TIPS


1.住宿地点很重要,离调研地点越近交通越方便越好


2.飞机票提前订票,回程机票尽量预留时间,避免被迫改签


3.每天记录整理获得的资料,方便后期出成果


4.可以关注当地图书馆、档案室、史馆,其中可能会找到很有价值的参考书籍和资料


5.国内调研时间在7-12天为宜,实际时间可能会比计划时间长,注意出行前后预留时间


6.时间规划应准确到小时,合理安排




唤醒“城中厂”——当代城市工业遗产游憩化利用策略调查


分享人


薛琰文 王璞


选题与计划


当前,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正逐渐由粗放化扩张转变为精细化调整,在传统工业衰败之后,城市工业用地的更新已经变成了当前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但目前对于工业遗产的更新改造存在着利用方式过于单一、缺少风土文化内涵、欠缺创新发展模式等问题。因而团队决定围绕“城中厂”与“游憩化利用”的主题展开分析与思考。


成果分享


实践选定了苏州、上海、北京三地的九个改造项目进行实地走访。


苏州平江府酒店作为原苏州第三纺织厂,在历史街区内的工业遗产保护、大空间的拆分等方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巧妙地将工业建筑与园林遗址融合。


上海的苏州河两岸聚集了大量的近代民族工业。M50创意园、船厂1862等项目从多种功能探索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此外,团队还在北京选定了今日美术馆、自来水博物馆等三个项目探索北京疏导非首都功能过程中对老旧厂房的改造实践。


TIPS


1.题目选题范围不宜过大,有限定词能更好地聚焦主题、贴合专业


2.目的地与案例选择有典型性,受业内认可、且应有一定基础资料、并在行程前确认开放


3.多拍照记录,谨慎选择视频,采访时在征得同意后可以录音


4.注意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此外疫情防控常态化也不可掉以轻心




游学奖申请在即,希望新一届的获奖同学都能从游学中受益颇丰。


读万卷书,亦当行万里路!








图文 |游学奖分享者 学术部


编辑 |记者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