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至9月4日,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器空间”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东大建筑系89级校友曹晓昕先生,应邀回母校执教混凝土设计实践混成课。
此次课程酝酿于今年五月举行的“东南建筑学人论坛”。其时,作为职业建筑师的曹晓昕在大部分业余时间里都在忙着他的“品那儿”,一个为建筑师提供跨向产品设计的文化创意平台。在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院长韩冬青教授的邀请下,曹晓昕建筑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关于混凝土的短学期设计实践混成课。19位刚刚经历了竹构建造的本科二年级学生,在短学期里不仅通过动手操作了解了混凝土的性能,还通过心与手的互动进一步认识了什么是设计。
教学计划中的课程由大小两个作业构成,其差异不在体量与功能,而在于材料与工艺的难度以及形式设计的深度。每一个作业都由开题、修正、制作、答辩诸环节构成,并最终用自己的成果来展示两个设计的关联性。
前工院一楼展厅被用作教学与工作场地,同时也是答辩场地
在实际动手过程中,同学们深入理解了模具工艺的对于形式的决定作用,学习了如何用水灰比适应模具,如何使用矿物颜料,如何利用硅胶翻模,甚至还初步学习了木工、电路组装等。每一件都是新鲜事,而收获总是伴随着大量的尝试与探索。
动手实践,心手互动
对工业产品和工艺了解颇多的曹晓昕在课程期间不断强调,设计与工艺应该是一个相互反馈、不断推进的过程;工艺决定了形式,形式不可能也不应当脱离工艺而存在,而形式又不断推动工艺前进;设计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更应该是通过对工艺的改进逆向地修正原始设计,甚至有可能是颠覆原设计而得到新的思路。正如他在展览前言中所说:“我们想通过指导学生亲自选题、设计、自动手制造并呈现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亲历材料工艺研究,逆向地修正设计文件甚至发散性地延伸设计选题”。他关于建筑和产品,关于设计与造物,关于产品和工艺,关于手工与工业的思考对同学们尤其有启发。“设计不应局限于建筑关于形式的单向思维”,“产品的形式取决于工艺”等话语在学生们心底掀起了片片涟漪。同学们对于混凝土性质的多方向探索与发掘,不论最后是成功与否,都来自这样的循循善诱。
试验与探索
小试件作品
9月4日上午,课程终期答辩在前工院一楼展厅进行。当天下午,举办了教学成果展的简短开幕式,并围绕此次教学展开了基础教学研讨会。曹晓昕先生、南京大学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傅筱老师,东南大学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韩冬青院长、张彤副院长、葛明副院长、一年级教研室主任张嵩老师、规划系副主任江泓老师等参与研讨。开幕式与研讨会由本次课程的校内指导老师史永高主持。“品那儿”文化创意机构的合伙人蔡超先生特意从北京赶来参加活动,并宣布其中五位同学的作品将赴北京国际设计周展出,他们还有机会在“品那儿”的帮助下,通过众筹渠道将自己的创意市场化,参与创业实践。
展览现场
开幕式
即将赴北京参展作品
其他部分展品
如此短的实践课程,却如韩冬青教授所言,已触及当下建筑学教育的两个重要命题:
1,如何定义建筑学的基本问题,以使基础教育成为更具针对性的基础(fundamental)?
2,在存量优化的新常态下,建筑学基础教育如何能够更深入地为建筑服务以及为更宽阔的社会服务做准备?
要回应这些问题,有一点至为关键:需要基于对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工艺研究,并且其核心是指向与人的身体有关的功用性设计,而非徒具观赏或装饰价值。这也是建筑学教育基本的原则与本质。
其他部分展品
如此短的实践课程,却如韩冬青教授所言,已触及当下建筑学教育的两个重要命题:
1,如何定义建筑学的基本问题,以使基础教育成为更具针对性的基础(fundamental)?
2,在存量优化的新常态下,建筑学基础教育如何能够更深入地为建筑服务以及为更宽阔的社会服务做准备?
要回应这些问题,有一点至为关键:需要基于对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工艺研究,并且其核心是指向与人的身体有关的功用性设计,而非徒具观赏或装饰价值。这也是建筑学教育基本的原则与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