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求索之姿寻创新之路——“建筑师的20岁”之黄印武老师访谈录

大学时代的生活

黄老师特别喜欢做模型,他回忆到:自己在学生时代经常在最终答辩时只交上一个模型。他会用不常规的做法设计模型,比如树——将地盘切一个半圆立起来,草地——砂纸喷上绿色的颜料,在追求质感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反思局限于灰卡白卡的自己,确实还是有要努力的地方呢。

在校期间,黄老师参与并主编了学生刊物《作品选刊》,即将留系作业整理出来,与其他建筑院校交流。在比较艰苦的条件下(纯纸质手绘图)大图需要先在复印机上缩小,手工裁,再排版,再缩小,经过一道道工序才能完工。

 

沙溪的经历

“差点还进了外交部呢(脸上带着一点点自信的微笑),毕业时我考上了,只不过后来没去。”

“来到沙溪算是阴差阳错吧,瑞士联邦理工大学主导的沙溪复兴工程刚好需要一个长期的负责人,我便加入了。

黄老师觉得沙溪的项目一个是以不同方式开展的项目,以后以怎样的方式延续,是很重要的,看到最后形成怎样的结果,是很有意思的事。沙溪最吸引他的,是封闭了很长时间的很传统的村庄的状态,在他看来代表了中国未来乡村的发展。他正在探究怎样让沙溪走上合适的发展道路——这条路必须是可持续的,并最后达到社会的和谐。

“村庄被影响是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下的必然结果,但我在寻找一种可行性,能让这个影响最小。这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设计思维。这个要做出来才知道。”黄老师的眼神坚定,充满自信。

东南求学经历的影响

“环境对每个人都有影响。老师的教学风格教案组织直接影响大家对建筑的理解和职业的习惯。比如画图时墨线拐角用细的笔“压”,这是做事的规矩(做到哪里事情才是做好了)工作和学习都是如此。如果不受训练,是不会懂在细节处的要求的。”我明白,在东南的日子里,我们将学会的不仅是严谨,更是做事的习惯与思维方式。从设计角度而言,会影响建筑师的素养,哪怕在很细小的层面,也能表现一种精细的匠人的精神。

    侧重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忠告

“齐先生的名言:‘画在图纸上的设计都不是建筑,盖出来的才是建筑。’表达一个好设计很容易,但建筑的实现是一个社会合作的过程。甲方有自己的想法,施工队有技术的约束,有造价、环境的限制,在建筑实施过程中会有很多改变。这就要求建筑师要有能力在设计时提前预料到这些状况并给出应对措施。所以有些看起来特别酷炫的建筑也许两年就损坏了,这其实是不负责的。”

比如在沙溪的工作。当地人一开始是比较和善的,但遇到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时,会产生另外的态度(觉得不合适),而各部门为了展现自己的想法,也会有矛盾。这都需要建筑师去协调。

黄老师认为一幢新建筑的诞生要尊重周边环境,与现有建筑对话,不要认为自己是老大,让整个城市看上去很乱。

已过不惑之年的黄老师在活动结束后就要返回沙溪继续工作了,去继续探索新型发展道路的可行性。而新生代的我们,是不是也能将创新的思想融入设计中,给城市带来点美好的改变呢?

 

【文 记者团 沈天意】

【采访 吴韵 沈天意】

【采访策划 郁如意】

关闭